在广西第1个跨海联网工程——220千伏涠洲岛跨海联网工程(以下简称“跨海联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如火如荼地开展变电站主体施工作业。截至目前,该工程总体进度累计完成25%,按照进度计划,将于今年6月开始海缆部分的施工。工程建成投运后将结束这座“很美海岛”孤网供电的历史,并为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的发展提供支撑。
据悉,涠洲岛是我国地质年龄很年轻的火山岛。由于该岛远离陆地,没有输电线路连接陆地上的广西主电网,只能以孤网运行模式供电。随着涠洲岛旅游业迅猛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入旅游旺季,涠洲岛游客日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但因为岛上缺乏公共电源,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
该工程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8.52亿元,将在涠洲岛建设1座220千伏涠洲变电站,通过新建1回220千伏线路至北海220千伏墩海站接入广西主电网系统。其中,220千伏线路的海缆部分长约44.8千米。工程计划于2025年底竣工投产,将实现涠洲岛与陆地的电力联络,助力涠洲岛加快建设成为知名休闲度假岛。
不只为涠洲岛输送电力,跨海联网工程还为正在规划建设的五大海上风电基地之一——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提供送出通道,为广西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电力设备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的可靠、有效连接是设备运行的根本保障。接地引下线是电力设备与地网的连接部分,在电力设备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连接处有可能因受潮等因素影响,出现节点锈蚀、甚至断裂等现象,导致接地引下线与主接地网连接点电阻增大,从而不能满足电力规程的要求,使设备在运行中存在不隐患,严重时会造成设备失地运行。我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研制了系列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该仪器采用新电源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电流大并且可根据负载大小自动调整等特点。整机由单片机控制,自动完成自检、数据处理、显示、打印等功能,具有自动放电和放电指示功能。仪器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可实现接地电阻的快速测量。
一、使用措施(SZDT-V电力市场需求“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使用本仪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手册。
仪器的操作者应具备一般电气设备或仪器的使用常识。
本仪器户内外均可使用,但应避开雨淋、腐蚀气体、尘埃过浓、高温、阳光直射等场所。
仪表应避免剧烈振动。
对仪器的维修、护理和调整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测试完毕后一定要等放电报警声停止后再关闭电源,拆除测试线。
在测试过程中,禁止移动测试夹和供电线路。
二、性能特点(SZDT-V电力市场需求“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仪器输出电流大,测量范围宽,操作简便;
仪器具有完善的反电势保护功能,音响放电报警,放电指示清晰,减少误操作;
仪器装有打印机,可随时打印测试数据;
仪器具有实时时钟,并可连同测试记录一起保存、打印,方便用户保存、查阅;
仪器内部可以存储测试数据200条(可扩展),还可以使用优盘存储数据方便用户导入电脑处理。
仪器具有适用温度宽,精度高,防震,抗干扰,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等特点。
三、技术指标(SZDT-V电力市场需求“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测试电流:0.2A、1A、5A、10A四档
测试范围:0.2 A 10 Ω ~ 100Ω
1 A 100mΩ ~ 20 Ω
5 A 10 mΩ ~ 4 Ω
10 A 1 mΩ ~ 2 Ω
准确度:±(读数×0.2%+2字)
高分辨率: 0.1μΩ
工作温度:-5~40℃;环境湿度:≤90%RH,无结露
工作电源:AC220V±10%,50HZ±1HZ
体积:390×280×200mm
重量:7Kg(不包括测试线)
四、面板功能介绍(SZDT-V电力市场需求“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仪器面板见图一。
电源开关:整机电源输入口,带有交流插座,保险仓和开关。
: 接地柱,为整机外壳接地用,属保护地。
V+、V-: 电压输入端子。
I+、I-: 电流输出端子。
显示器: 128×64点阵液晶显示器,人机交互界面。
打印机: 打印输出直流电阻测试结果。
USB: 优盘接口
RS232: 仪器与计算机连接的通讯接口
返回键: 返回上级菜单界面或取消当前操作。
选择键: 在仪器操作过程中移动光标。
确认键: 修改参数或执行所选操作。
五、使用说明(SZDT-V电力市场需求“接地引下线导通测试仪”操作十分方便)
1、仪器开机显示画面
打开电源开关(开关上I为开,O为关),仪器显示区将显示图三界面。
2、时钟界面
放电检测完毕后,仪器自动进入时钟界面。
此界面实时显示系统时钟,用户可按“确认”键直接进入主菜单界面。如用户想修改时钟,可按选择键移动光标(字体反白显示为光标选中状态),此时按“确认”键可实现数值加一功能,当光标移动到“确定”按钮时,按“确认”键即可设定时钟并进入主菜单界面,如中途用户不想修改时钟了,可按“返回”键推出设定界面,仪器仍将实时刷新时钟,再按“确认”键即可进入主菜单界面。
3、主菜单界面
按“选择”键移动光标,按“确认”键进入所选菜单,按“返回”键回到上一页。
3.1导通测试菜单
按“选择”移动光标,当光标选中“电流选择:xxxA”时,按“确认”可修改电流值(0.2A→1A→5A→10A→0.2A循环显示);当光标移动到“确定”按钮时,按确认键即可按当前选定的测试电流进行测试,进入图七→图八→图九界面。
当进度条到达右端,表示测试完毕,将显示测试结果如图十
此时界面显示的电阻值为实时测量值,用户可按“选择”键选择“保存”或是“打印”,按“确认”键执行所选操作,按“返回”键仪器停止测试并开始放电如图十一
放电完毕后,仪器将返回到图六界面。
当在图十界面中用户选择保存时,仪器将提示用户选择存储介质如图十二
按“选择”键移动光标,按“确认”键保存到相应存储介质并返回到图十界面,实时刷新测量结果,也可不保存按“返回”回到图十界面,实时刷新测量结果。
注:整个测试过程中切勿拆线,待放电完毕方可拆线。
3.2、数据存取菜单
按“选择”键移动光标,按“确认”键执行所选操作,按“返回”键回到主菜单。

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工业园区内,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在云南省第1次开展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绝缘喷涂”。
此次工作是云南省第1次采用“无人机+涂覆机器人”的智能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第1次将无人机与绝缘涂层技术相结合,应用于110千伏杞里线8~9号塔裸导线,完成在110千伏线路带电情况下对线路隐患部位进行绝缘防护处理。这一更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更增强了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以往,我们对110千伏线路进行绝缘防护时,传统人工方式存在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此次采用无人机搭载先进的绝缘喷涂设备,20~30分钟就能对线路的裸露部位进行绝缘涂层,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作业过程中,无人机根据预设航线,灵活穿梭于线路之间,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确保喷涂位置精准无误,涂层均匀牢固。
110千伏杞里线8~9号塔裸导线因档距过长,在大风情况下存在碰线风险,与线下房屋形成隐患。“无人机+机器人”进行导线带电喷涂绝缘漆技术的新运用,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拓展升级了无人机场景应用领域,推动传统人工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该项技术的应用,实现在不停电情况下对线路进行绝缘防护,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提升了供电可靠性,避免了传统人工方式带来的人身风险。同时,“无人机+绝缘涂层技术”效率比传统人工方式提升19倍,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绝缘喷涂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远程遥控无人机将涂覆机器人投放至作业点位,机器人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沿导线移动,为裸导线均匀喷涂一层绝缘材料。当一段裸导线涂覆完毕后,无人机又会自动接应涂覆机器人下线。喷涂的绝缘材料在常温环境下快速固化,从而高效实现裸露架空线绝缘化改造。
扬州苏中电力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