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110千伏大营变电站为试点,研究新型节能技术、环保设备、柔性降噪材料,形成城市绿色变电站解决方案。该公司通过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雨水调蓄池等预制构件,扩大装配式施工应用范围;开展地下、受限空间施工新型装备研究,研发了预制十字隔板拼装机、电力暗挖台车、电缆自动剥切等9项智能装备,实现电缆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在建设过程中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实现施工推演、管线排布等55个场景的BIM技术全过程应用,做到了“所见即所得”。
与此同时,国网北京电力开展设计集成更新,综合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打造110千伏大营、陈各庄变电站等示范工程,在大营变电站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站点级示范,实现建筑节能、设备降碳、光伏减碳、绿植固碳,建成北京首座零碳变电站;探索自主可控的变电站建设路径,依托陈各庄站应用变电一次、二次9项自主可控技术装备,打造了公司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

产品概述(SZND-2000变压器油凝点测量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本仪器采用先进的16位MCU作为中央处理器,显示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具有测试速度快、测定准确、重复性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的优点。其制冷系统为半导体制冷,可连续注油测试,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微型打印机打印出来。
本品适用于变压器厂、供电部门、炼油厂、铁路、航运、贮油站及商业部门对石油产品凝点倾点进行监测和控制,进行快速分析的必要仪器。测量结果符合GB510-83方法规范。
技术指标(SZND-2000变压器油凝点测量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适用油品:对于凝点在+10℃~―60℃范围内的石油产品可直接进行测试。
测试准确度:±1℃
所有各种测量结果均在GB510-83方法中规定的范围内。
仪表显示分辨率:0.1℃
制冷极限深度:温差≥65℃(出水温度与仪器显示温度之差)
制冷速度:15分钟温差≥60℃
冷却水压力要求 压力:4.9×10~49×105Pa
流量:1.5升/分
电源电压:~220V±0.5V
功耗:≤250W
试油用量:每次20ml
使用环境:温度25±10℃
湿度<85%RH
外型尺寸:360×280×386(mm3)
重量:26公斤
工作原理及结构(SZND-2000变压器油凝点测量仪可靠耐用的品质)
工作原理
物质的凝固分为结晶性凝固和粘性凝固两种。对于石油产品中结晶凝固的物质,其凝固温度与溶化温度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可以看成是同一温度。我们在冷芯管的容积上经过计算与实际验证,使之当油溶化时从管路的末端排油处排出滴油时所示的温度恰好为油的凝点温度,我们将这一滴油通过光电回路检测出来,作为凝点检测信号,此信号控制仪器温度显示部分,并将温度数值保留下来。
仪器结构
仪器分两大部分,制冷和温度控制。
制冷部分
水冷系统,本仪器采用半导体制冷,其热端必须用水进行冷却,为保护半导体冷板,我们加了水压开关,只有当水压达到水压开关闭合时,才能使半导体冷板正常工作。否则将没有制冷电流。
B.制冷系统:由冷包和制冷变压器、整流二极管等组成,当启动制冷时,制冷变压器、整流管开始工作。冷包内冷芯开始降温,当制冷停止时,冷芯温度开始上升。
温度控制部分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立电网工程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实验室,建立绿色化更新工作小组,推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移交;采用三维设计和绿色施工工艺,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发碳排放监测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识别工程建设周期碳排放源并核算排放量,实现碳排放可测、可视,并在各电压等级变电站中落地应用。
国网浙江电力以安吉110千伏城北变电站为试点,建成国内第1座全寿命周期零碳变电站,应用二氧化碳绝缘组合装置、光伏建筑一体化、固碳预拌混凝土、变压器余热回收利用等20余项先进技术和装备,使站内全寿命周期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常规变电站的40%。杭州500千伏建德变电站“融”于山水之中,利用废弃水塘紧凑布局,节约占地面积85.5亩;应用雨水资源进行场内绿化灌溉及场地洒水降尘,每年节约用水3200立方米;应用高导电率节能型导线,实现每年每千米导线节约电能7万千瓦时。
第五届西部国际采购展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代表在游览大唐不夜城景区时,纷纷在一座“古建筑”前驻足。不少人惊呼:“这不是24年春节联欢晚会《山河诗长安》的拍摄地吗?”其实,这座仿古建筑是保障大唐不夜城用电的110千伏翠微变电站。
翠微变电站总占地面积约4.8亩。为使变电站建设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设计阶段以“精耕细作抓技术”为主线,结合大唐不夜城建筑风格,采用全户内一幢楼布置。该站的配电装置楼外立面采用铝合金仿混凝土石条和铝合金仿木格栅,屋面采用挂瓦仿古坡屋面设计,与周围景观相得益彰。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