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绿色成绩单”格外亮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接近40%。一系列数字映射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步伐。在此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载体,其构建与发展受到今年国内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如何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效开发与利用是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第1批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投产9079万千瓦。第2批、第3批基地正在建设中,送出配套电网项目加快推进,电源并网服务体系不断优化,都为新能源发电项目陆续并网提供了保障。

一、产品概述(SZJF9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超高频局放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是测量、分析电力设备绝缘性能以及对局部放电源定位的专用仪器;本系统采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综合技术,实现信号放大(模拟、电子、数字)、滤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显示、试验报告自动生成,从而完成局部放电的测量,分析与定位。
本仪器携带方便、测量快速,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现场使用。其配置的软件主要包括局部放电巡检以及局部放电定位两部分。其中局部放电巡检配置的软件具有时域图形、2D、3D统计图谱、报警历史、历史*大、脉冲计数等功能,此外还可以详查分析某个相位波形,窗口随意放大和缩小,对该段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分析放电波形的频谱含量,使放电波形之间更具可比性,全方位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减少试验中非稳定性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自动或手动记录保存试验数据和瞬态放电波形,可对后期数据分析提供参考。局部放电定位配置的软件通过电信号和声信号的时间差对局部放电源进行精准的定位,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提高局部放电活动测量的实效性。
二、引用标准(SZJF9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超高频局放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593
3.6kV~~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 404
3.6kV~~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 3906
局部放电测量GB/T 7354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DL/T 41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 部分: 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GB/T 16927.3
三、技术参数(SZJF9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超高频局放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技术参数表
技术特性
|
|
通道数
|
2个电信号接口,一个外同步接口
|
采样率
|
0.5M、1M、2.5M、5M、10M、20M可选
|
采样精度
|
12bit
|
量程切换
|
60dB、40dB、20dB、0dB、-20dB共5档
|
频带范围
|
20k-100kHz、80k-200kHz、40k-300kHz
|
本量程非线性误差
|
5%
|
显示
|
|
显示屏
|
7” TFT真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屏
|
分辨率
|
800×480
|
存储
|
|
物理存储
|
256MB DDR2,为运行内存
|
SD卡存储
|
标配16G卡,可升级为32G,用于存储试验记录及试验数据
|
接口
|
|
RS232
|
用于与PC机同步传输接口
|
USB
|
可外接鼠标键盘,以及外接移动存储设备
|
电源模式
|
电池供电(16.8V锂电池)+外置电源(18V)可连续提供8小时供电
|
电信号接口
|
2路BNC接口(前后面板各两个),用于信号输入
|
SMA接口
|
外同步接口
|
SD卡插槽
|
可插入*大支持32G的SD卡
|
网口
|
可扩展
|
接地钮
|
外部接地用
|
通用说明
|
|
CPU
|
主频533MHz
|
系统
|
WINCE6.0
|
使用环境温度
|
-20℃至45℃
|
存储环境温度
|
-20℃至60℃
|
尺寸
|
长×宽×高:249mm × 216mm× 167mm
|
重量
|
4.7kg
|
四、产品结构(SZJF9000电力试验行业标准“超高频局放测试仪”为您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表4-1 后面板接口说明表
国内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关注输电通道相关工作。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更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省份用上来自内蒙古的绿色能源。国内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政府党组书记王莉霞表示,今年前2个月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送入首都的绿电已超过10亿千瓦时,相当于3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福建省海上风电和核电可供开发的电力资源潜力至少在1亿千瓦。国内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建议支持福建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持续完善福建省际电力通道,推进闽赣联网,建设“四方互联”电力枢纽,提升省间电网互联互济能力。
输电网络为新能源大规模外送提供了可靠通道。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很大的输电网络,西南地区的水电可通过特高压通道送至2000多千米之外的江浙地区。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内,24年投产了1000千伏川渝、武汉—黄石—南昌、张北—胜利等特高压交流工程。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新型电力系统“双高”特性日益凸显,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在保障新能源“送得出”的同时,保障新能源“用得好”?科技更新的作用越发重要。
围绕源、网、荷、储、体制机制等开展探索实践更新:数字化技术精准预测新能源出力和负荷走势,国产化大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将大电网仿真尺度细化至微秒级,集光、储、充及微电网于一体的智慧配电网让源荷互动更柔性。
技术更新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注入更多动能,储能技术、智慧调控等新技术可以将波动的新能源转化为系统友好的电源出力。国内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表示,新型储能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示范应用,对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提升构网型、高压直挂型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水平,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扬州苏中电力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