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国家电网新标串联谐振使用注意事项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方位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发电侧,风光等新能源成为新增发电量的主体;在用电侧,充电桩、储能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多元互动、负荷调控等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这些都对电网发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情况,国网江苏电力融合应用电网规划、气候环境等多维数据,提高新技术新业态可靠防护能力,健全业数融合机制,超前研判电网状态,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数字支撑。他们筑牢网络可靠防线,围绕技术和管理两条主线,发挥好数字赋能作用为指引,重点在增强数据采集能力、深化设备数字模型、拓展场景应用等方面发力,形成良好业数融合发展生态,成功打造国内第1个省级数字智慧电网;他们强化地市信通公司建设,聚焦核心能力、人才梯队等方面,提升价值创造、数字赋能成效,加大人工智能推广力度,做好情报收集、分析研判,深化重点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织密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坚实网络可靠防线;他们加强员工能力培养,针对基层班组常态化开展数字化技术培训,建强省市县三级数字化队伍,明确明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深入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数字化专业“十五五”规划,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



一、基本原理(SZYD2000国家电网新标串联谐振使用注意事项

耐压试验是利用电抗器的电感与被试品电容组成LC串联回路,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的电压频率,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方法,深受专家好评,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

调频式<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串联谐振</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变

根据谐振原理,我们知道当电抗器L的感抗值Xl与回路中的容抗值Xc相等时,回路达到谐振状态,此时回路中仅回路电阻R消耗有功功率,而无功功率则在电抗器与试品电容之间来回振荡,从而在试品上产生高压。

调频式<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串联谐振</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变

二、系统构成(SZYD2000国家电网新标串联谐振使用注意事项

全套试验系统由调频电源主机、电抗器、分压器、激励变压器和补偿电容器(可选器件)组成,接入被试品后组成一个谐振系统进行交流耐压实验。

主机: 就是一台幅值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交流调频电源,给谐振回路提供激励源,同时提供电压显示、电流显示、计时、保护、报警等功能。

电抗器:就是一个大电感线圈,与被试品(相当于电容)构成回路,可配置电抗器多节电抗器,使用时通过不同的串联、并联组合、实现不同的电感量以适用不同的试验条件。

分压器:内部通过电容器分压,从试品上高电压分得低电压供主机测量、控制使用。

励磁变压器:隔离主机电源与谐振回路电源,并升高主机的输出电压。

补偿电容器:当试品电容量很小时,如果要实现系统谐振可能要求的电源频率超出试验标准的规定,可在试品上并联一个补偿电容,以实现试验要求,称此电容器为补偿电容器。

三、主要技术性能(SZYD2000国家电网新标串联谐振使用注意事项

功率电源电压:AC380V±10%、50Hz;

仪器电源:220V±10%、50Hz;

谐振输出容量:200kVA;

仪器额定电压:0~200kV;

输出频率范围:30~300Hz;

输出电压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率<0.5%;

频率调节灵敏度:0.1Hz,不稳定度≤0.05%;

系统噪声:≤60db;

9、系统测量精度:<1级;

10.输出电压不稳定:<0.5%;

11.保护响应时间:1us;

12.电感非线性度:≤0.05%;;

13.满功率输出下,连续工作时间为60min

14.环境温度:-15℃~+50℃;

15.相对湿度:≤90%RH;

16.海拔高度:≤2000米。

四、及部件名称(SZYD2000国家电网新标串联谐振使用注意事项

调频式<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串联谐振</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变

今年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网部加大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广力度,按照“一处更新、处处使用”的思路,由国网设备部、数字化部联合组织,对20家培育单位建设任务、核心指标、特色亮点进行现场评估,评定出江苏镇江公司等10家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配电网迈向数字化的无垠深海。

以前,传统配电网往往凭经验预估负荷,故障排查依赖人工巡检,用电高峰时供需失衡,拉闸限电影响民生,设备管理粗放,老化、过载隐患难以及时察觉,效率低下,漏检、误判时有发生,导致弊病丛生,倒逼国网江苏电力设备部踏上数字化革新之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将虚拟电网与现实电网实时同步、双向映射,精准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电力供需,一键生成很好的调配方案,让每一度电都能精准地输送至需求端。

国网江苏电力设备部将示范区视作攻坚“主战场”,对广泛分布于线路、杆塔与设备各处的传感器,7×24 小时不间断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他们开启全方位数字化改造,借助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精准定位潜在故障点,设备故障率降低超 30%;他们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常态化出勤,代替人工巡检复杂地形与高危区域,让细微隐患无所遁形,单次巡检时长从以往的数小时锐减至几十分钟。

江苏镇江公司围绕夯实配电网数字化基础、优化配电网生产作业模式、促进配电网管理质效提升、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等四个方面开展了70项示范任务建设;他们在国网系统率先实现储能设备同源维护及上图展示,规模化、多方案实现分布式光伏调控,提升配网精准感知和互动能力;他们在“电网一张图”开展图上作业,更新应用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重要站房智辅系统实现100%覆盖,推进生产作业智能化。


扬州苏中电力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