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电力详解:晶硅太阳能电池背面钝化介质膜研究进展
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七大系列上千种规格的产品,曾多次被国家科研机构及重大工程选用,部分产品还远销东南亚其它国家和地区。本厂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运行机构,**贯彻执行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连续十二年被省、市、县工商部门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大,表面复合严重。此外,与半导体级硅片相比,太阳能级单晶硅和多晶硅体内存在大量的杂质和缺陷,而这些杂质和缺陷会充当复合中心,增加复合速率。表面复合和杂质缺陷复合会显着降低少子寿命和太阳电池性能。因此减少表面复合和杂质复合是进一步提高晶体硅电池效率的关键问题。
目前,商品化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普遍采用铝背场(ALBSF)来钝化电池背表面,降低少数载流子在电池背表面的复合速率。但是由于铝和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硅片减薄到一定程度后,经过烧结后,片子就会弯曲,在组件制作过程中的碎片率会升高,不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这就需要新的背钝化技术和薄片化相结合。
有研究表明,许多介质膜可以代替铝背场并且能达到很好的背面钝化效果,如Si3N4、热生长的SiO2、A12O3和非晶硅等。本文就这些介质膜的钝化机理、钝化效果及行业应用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
钝化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工艺,目前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的前表面钝化都采用PECVD沉积Si3N4膜钝化或热氧化生长SiO2+PECVD沉积Si3N4膜,且效果良好,不需要太多的改进,而背面的铝背场钝化已显然不能满足当前薄片化的需求,所以对晶硅太阳能电池背钝化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背钝化研究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按介质膜的不同可以分为:(1)Si3N4:H膜钝化(2)热氧化生长SiO2膜钝化(3)A12O3膜钝化(4)Si3N4:H、SiO2、A12O3等的叠层钝化。
按钝化效果可以分为:(1)饱和悬挂键,即通过减少界面态密度和俘获截面的大小来优化表面态的性质。(2)场钝化效应,即通过减少表面过剩少子浓度来达到减少表面电子和空穴浓度的目的。
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8月,多年来我公司始终坚持“实施技术**,严格质量管理,坚持上等服务,争创**品牌”的质量方针,以“诚信为本,追求超越”为经营理念,建立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ISO 9001:2000标准模式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在同行业中*先通过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先后为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提供了数万支的产品,并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目前,产品已在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内蒙、东北等二十多个省市投入运行,从产品运行效果的信息反馈情况看,产品运行效果较好,并得到了用户单位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还竭诚为客户开发、研制、生产各种仪器仪表、油微水测试仪、滑触线、母线槽、电流桥架,现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的配套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