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煤炭产量控制:抱残守缺的庸政?

煤炭产量控制:抱残守缺的庸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712日发布的《关于2014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由于煤炭供大于求,库存居高不下,截至6月底煤炭企业库存创历史*高水平,达到9900万吨;同时,煤炭价格大幅下滑,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已有9个省出现全行业亏损,36家大型企业中20家企业亏损、9家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国内整个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70%。已有50%以上的企业职工工资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现象。煤炭价格已经大幅度回调。根据81日的数据,环渤海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价格指数(BSPI)——秦皇岛港离岸价格,已经从20089月份高峰时候的1100多、2012年初的800,跌到今年820日的480左右。事实上,2012年以来这一指数一直处于下行通道。

伴随着痛苦回忆而来的,还有一项当时备受争议的“双控”政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7月份召集晋陕蒙三大产煤省区和大型煤炭企业召开会议,提出4项应对措施,其核心是“控制总量,降低库存”的“双控”措施。

这种**总量控制并不是新鲜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受累,而煤炭工业因为多年的激励机制,产量一直处于上升势头。两相作用,导致1997年以后煤价大跌,煤炭全行业亏损。国有企业由于承担了大量社会功能如医院、学校等,处境更加艰难。在职工人工资没有保障,离退休人员领不到退休金,群体事件频发,影响到社会稳定。

为了挽救煤炭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煤炭工业部于1997年启动了控制煤炭产量和库存量的“双控”政策,制定了*高限制指标,并把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省煤炭工业局和直管矿务局。这些单位又把指标层层落实到基层政府和企业。同时,为了防止恶性竞争,煤炭部还提出了“不给钱不发煤、不进票不发煤、不还账不发煤”的“三不”政策。未执行政策的企业,一旦被发现,领导要被问责,直至免职。

   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8月,多年来我公司始终坚持“实施技术**,严格质量管理,坚持上等服务,争创**品牌”的质量方针,以“诚信为本,追求超越”为经营理念,建立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ISO 90012000标准模式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在同行业中*先通过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先后为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提供了数万支的产品,并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目前,产品已在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内蒙、东北等二十多个省市投入运行,从产品运行效果的信息反馈情况看,产品运行效果较好,并得到了用户单位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还竭诚为客户开发、研制、生产各种仪器仪表、油微水测试仪滑触线、母线槽、电流桥架,现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的配套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