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来了智能机器人 比人力巡视节省一半时间:
傍晚时分,小机器人从它的专属休息室“走”出来,进入吴庄500千伏变电站中的220千伏设备区,开始工作。它沿轨道一路前行,时不时停下来,“瞪着”大眼睛向设备区域张望,逐一仔细检查线路中导线接头的部位……
这是本市投入的**批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也是目前国内*先进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市仅在吴庄500千伏变电站、上古林220千伏变电站和北郊500千伏变电站使用。在雾霾等恶劣天气下,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力,在电网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定点红外测温,**度更高
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服务于电力系统生产的特种机器人,具有一种或多种拟人功能,可代替或辅助人工进行设备巡检、带电抢修和维护作业等。吴庄变电站的这个机器人主要负责设备巡检。
机器人通体白色,有着拟人化的外形,头部有眼睛、耳朵,躯体靠“脖子”云台与之连接,脚部为两组大小不同的轮子。仔细观察发现,它的两只眼睛分别为白色和黑色。“白色的眼睛为普通可视光,黑色的眼睛为红外线。”吴庄变电站站长张清照介绍,黑色眼睛负责检测隐患,里面的红外测温仪可及时发现导线接头是否温度过高。若存在问题,机器人会通过系统向管理员发出警报。
优势:“如果人力检测,工人得拿手持设备对接头逐一检查,但这种测量有可能因距离不同造成结果不同。而机器人在固定轨道上行进、在预设点位检测,每次对同一个设备检测的距离误差不会超过2厘米。”张清照说。
全程无需人力,检查不偷懒
吴庄500千伏变电站是本市目前电压等级*高、占地面积*大的变电站,运维人员巡检一遍需要四五个小时,但由机器人来操作,仅需要两小时。此外,利用机器人巡检系统,运维人员足不出户,直接在驻点发布巡视命令,机器人就可以自动采集巡视测温图片并进行智能分析,短短几分钟便将分析结果信息或报警信号传至后台,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故障判别。
优势:每天18时,机器人按预设程序离开休息室工作,两个小时后准时结束巡视返回,并自动完成接线充电,全过程不需要人力干预。据了解,它每天要走2800米的路程,达到189个点位,转头837次,完成对数千个观测点位的检测。
对比历史数据,及早查隐患
机器人将数据收集后,系统会自动将每个点位的数据记录,通过对比每次检测数据的变化,预防故障的出现。“这项工作如果由人来做就会特别繁琐,需要每天记录每个点位的温度情况,再逐一对比。”
优势:张站长介绍,当设备没有超过预警温度的范围时,人力检测不会发现任何问题,但机器人的系统却可以通过对比历史数据立即发现这种潜在隐患。
不怕雾霾天,照样完成任务
在低温、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机器人更能发挥出人力所不及的作用。秋季雾霾天气频发,能见度不足100米。智能巡检机器人依然能够按照设定好的路径完成巡检任务,实时回传清晰的设备视频、图片、红外成像测温视频、数据,自动读取设备表计,开展远程巡视、特殊巡视,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和历史数据趋势曲线。
优势:“巡检时距离设备一般在20米内,它对设备‘瞧’得很清楚,可见光检测不会对它造成影响,还可以通过图像预处理及滤波技术增强照片清晰度。”通过对比检测,红外检测在恶劣天气下也相对准确;在巡检时对设备噪音采集与分析,识别设备故障,即使在雾霾天依然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变电站来了智能机器人 比人力巡视节省一半时间。
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8月,多年来我公司始终坚持“实施技术**,严格质量管理,坚持上等服务,争创**品牌”的质量方针,以“诚信为本,追求超越”为经营理念,建立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ISO 9001:2000标准模式进行内部质量管理,在同行业中*先通过ISO 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先后为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提供了数万支的产品,并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目前,产品已在江苏、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内蒙、东北等二十多个省市投入运行,从产品运行效果的信息反馈情况看,产品运行效果较好,并得到了用户单位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扬州市苏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还竭诚为客户开发、研制、生产各种滑触线、母线槽、电流桥架,现已成为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的配套供应商。